作者:旧叔,ID:jiushubitan
最近“元宇宙”概念股在资本市场愈发火爆了起来,这是一件十分吊诡的事。
一方面来说,科幻小说家们在畅想未来科技生活的时候,往往把诸如元宇宙这样的设想放在反面典型,科幻剧情高度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此时虚拟世界的存在往往是“大反派”,资本去鼓吹一个反面概念形象有些吃相难看。
另一方面来说,可“触碰”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在现如今的科技水平下公认还在特别早的早期,现实世界还一片“征战迷途”,你元宇宙公司就要靠着未来概念拉高股价了,这怎么看都有点割韭菜的意味。
什么是元宇宙?
那得先聊聊赛博朋克。大众层面上,很多人对于赛博朋克的认知仅限于一种视觉风格,即五花八门的视觉冲击效果、高科技与传统文化形成的强烈反差,比如街头的霓虹灯、街排标志性广告以及高楼建筑等,通常搭配色彩是以黑、紫、绿、蓝、红为主。
更深层意义上,赛博朋克代表着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的结合,在很多赛博朋克的故事框架中,社会秩序受到某些组织利用高科技、或者干脆是高科技本身高度控制,而故事的主角则天降大任,利用科技中的漏洞做出某种突破、实现成功反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赛博朋克初期主要倡导者之一尼尔·斯蒂芬森推出了小说《雪崩》,“雪崩”是一种“超虚拟时空”中的病毒,它不但可以在网络世界传播,也会影响现实世界人的大脑,危害十分巨大。而这个“超虚拟时空”就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命名出处。
我们可以将元宇宙简单理解为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对应虚拟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可以实现所有现实生活里能做的事,当然不仅于此,由于身处虚拟空间,你还可以用极低的“成本”享受超越现实的乌托邦体验,这是元宇宙世界的诱惑力来源。
看到这里是不是豁然开朗,元宇宙压根不是什么新兴概念,早在《黑客帝国》的时代,我们已经见证了矩阵革命(Matrix Revolutions)的狂欢;在《头号玩家》中,这个元宇宙叫“绿洲”;在《三体》里,这个元宇宙是要“借助外来力量拯救腐朽的人类社会”、“消灭人类暴政”的地球三体组织开发的三体游戏;在最近上映的《失控玩家》中,那个主人公可以真人进入的元宇宙叫“自由城”。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人们对于元宇宙的想象都是充满着投射现实生活的反思意味的。元宇宙总是带有浓烈的反乌托邦和悲观主义色彩背后,是对人类未来科技发展之后可能会变成某种样子的警示。
而现在,这种警示不仅没有阻碍元宇宙的到来,反而在加速元宇宙的落地。随着AI、云计算、AR/VR、5G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兴起,元宇宙空间有了底层落地的技术入口和想象空间,在利益和未来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已然把元宇宙当成可以起飞的风口。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投射,似乎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可以将自己的主营业务领地划归到元宇宙范畴,游戏公司、AR/VR公司、社交网络公司、芯片公司、区块链公司...它们都有颗想成为“元宇宙”公司的心?
游戏撬动元宇宙
如果说元宇宙概念创造的是一个基于虚拟网络的全新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游戏毫无疑问是元宇宙最早的落地载体。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获得各方关注的。
Roblox建立了这样一个在线游戏创作平台,在平台中,Roblox以实现所有日常生活要素为目标,让玩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一系列工作、生活、娱乐、政治、经济、文化行为。
为了更早地丰富平台元宇宙化体验,Roblox面向创作者进行开放式开发,并借助独立、可变现的Robux虚拟货币系统来激励创作者、引导玩家在平台内进行交易行为。当然,为了降低开发成本,Roblox不得不牺牲视觉体验——采用乐高式的游戏画面风格有利于Roblox加速延展属于自己的“世界”构建,却没办法帮助玩家更贴近想要的元宇宙生活方式,毕竟写实和与真实生活无异的游戏感受才是大家最终想要的元宇宙体验。
目前,Roblox在商业化落地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年初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它在二季度的总营收超过5.5亿美元,虽然还有着单季度1.4亿美元的净亏损,但快速上涨的营收、用户数、日活用户数和股价都表明,市场对于Roblox期待非常大。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范围内有10亿人玩过Roblox,平均每天有三千多万人点击进入Roblox,有一百多万游戏创作者通过在Roblox开发创作获得收益。截至9月2日收盘,Roblox在美股的总市值达到486.81亿美元。
这样的一个市场价值表现凸显出元宇宙概念对于Roblox的溢价加成。
客观来说,虽然顶着“元宇宙第一股”的大名,但Roblox目前只能算是一家游戏公司,打造元宇宙是其未来长期愿景,但基于种种现实技术、能力限制,平台目前的元宇宙体验只能说还处于非常早的早期,所以市场对于Roblox一直存在“被高估了”的质疑。
而作为一家实际上的游戏公司,Roblox的公司市值比EA的413.78亿美元还高,近年股价高点时公司市值直逼任天堂、暴雪。要知道,EA、任天堂、暴雪这三大游戏公司可是推出了无数经典热门游戏才取得目前的成绩。
只有一款核心“游戏”、元宇宙概念大于实际、处在持续亏损期的Roblox就是凭借着元宇宙的想象空间而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热切关注,这似乎又一次检验了互联网行业奉为真言的那句话,“未来打败你的不一定是竞争对手,而是时代与变革”。
万物皆可元宇宙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游戏只能算得上的是比较初级的载体,未来要么这种游戏发展成为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完全沉浸式互动,要么元宇宙游戏有朝一日干脆就等同于现实世界。
不管怎样,科幻小说与好莱坞大片都已经不厌其烦地向大众讲述了元宇宙所应该具备的那些特质,依靠某种眼镜或VR/AR设备为载体进入元宇宙世界之后,人们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另一个世界体验,五感皆可用,人类能力在人工智能代码的加持下得到加速、放大。
对此,我们可以试着将目前元宇宙的商业化路径分成几个层级。
探索层,可以把荒野大镖客、GTA等开放世界沙盒游戏都放在这个维度,Roblox可能在开放性上更进阶,但它们一样都还处于早期摸索阶段,各类体验限制很大,未来需要进一步升级。
那么,凭什么Roblox就能搭着元宇宙的概念知名度满满呢?在Roblox主打的国外市场就不用多说了,毕竟2004年就已经成立、从沙盒游戏转型为游戏创作平台的它已经早早影响了海量用户心智。在国内,Roblox的战略合作方是大名鼎鼎的腾讯,如此看,近年来国内关于Roblox、元宇宙的讨论如此热烈也就理所当然了。
应用层,包含芯片、图形计算、VR、AR、5G、AI等基于元宇宙打造的软硬件底层技术都处在这一层。
布局元宇宙底层全息技术研发的全息AR、被字节跳动计划收购的Pico VR、推出全球第一个为元宇宙提供基础图像模拟和协作平台NVIDIA Omniverse的英伟达...它们都是想要在元宇宙概念中分一杯羹的玩家。
平台层,这主要以头部互联网大玩家为代表,比如马化腾宣称想要打造的“全真互联网”,Facebook想要在五年内转型成为元宇宙公司,这些企业由于自身已经构建起庞大的用户生态,在相关技术应用上也不缺积累和收购,所以它们可能会朝着梳理元宇宙平台规则、包容万象应用的方向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也只能给元宇宙应用“方向”做类别划分,并不能真正对元宇宙概念的发展阶段作出精准定义,因为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元宇宙体验离我们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呢。
甚至,就连元宇宙到底值不值得期待人们还没彻底想清楚。
就像前面提到的,大家一面期盼元宇宙世界体验加速到来,畅享着网络科技进阶的方方面面,一面却也普遍警惕这种平行于现实生活的沉浸式虚拟生活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的损害。
在网络游戏都有防沉迷系统的现在,一个可以做任何事情的虚拟世界真的是人们需要的吗?好奇和想象可以理解,但是不是应该提前设立好“游戏规则”?
人类需不需要元宇宙,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元宇宙,在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之前,鼓吹着元宇宙概念获得巨大关注与溢价的相关企业们可能难逃蹭风口的质疑。
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尚且还存在着大量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寄托无限想象的“虚拟”元宇宙大概率只是逃避这些现实问题的窗口罢了。元宇宙即使实现了,它也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绿洲和自由之城,这就像游戏中主角反抗虚拟暴政的剧情那般,对于这个行业的警醒需要放在发展之前才是最佳答案。
互联网、科技、商业与传播领域的不明觉厉,都有穿透过去与未来的逻辑相关
本文由早VC·元宇宙世界为您分享,内容源于网络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zaovc.com/news/480.html